减少化肥投入推进科学施肥

 

化肥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,是粮食的“粮食”。化肥工业的发展和化肥的施用, 在促进粮食和农 业生产发展中发挥了巨大和不可替代的作用。但也存在化肥过量、养分不平衡等不合理施用的题,带来了肥料养分利用率不高、投肥效益低、土壤肥力退化尤其是酸化严重、以及环境污染等诸多不利影响。 为促进农业持续增效,保护生态环境,推进绿色增产,必 须采取有力措施减少化肥不合理施用, 到 2020 年实现化肥零增长。

三大因素导致化肥施用量持续增长

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。

1、 播种面积大, 复种指数高。 全省耕地面积近 6000 万亩,复种指数高达 2 以上,总播种面积超过 1 亿亩。据 2013 年统计数据,全省每亩耕地年化肥平均 施用量为 59.1 公斤,按照播种面积计算,单季化肥施用量为 26.8 公斤/亩,较全国亩均用量 21.9 公斤高出 4.9 公斤, 远远高于国际公认的 15 公斤/亩的安全上 线。

2、种植业结构调整,经济作物面积逐年扩大。 粮食的有效供给是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,而农业面临的普遍问题是种植业收益低下, 尤其是种植粮食作物。 在价格杠杆的刺激下, 种植业结构逐渐发生了转变: 果、茶、菜等经济作物逐年扩大,导致化肥投入量越来越高。调查显示, 农民种植蔬菜每亩化肥投入超过 1500 元,相当于施用化肥近 1 吨(实物量);有的每亩葡萄园施肥量甚至达到 2 吨以上。

3、耕地质量差,肥料利用率低下。 化肥不合理施用,导致肥料利用率低是当前化肥应用面临的主要问题。 研究表明, 氮肥当季养分的利用率为 30%至 40%,磷肥只有 20%左右,钾肥 40%至 60%。导致肥料利用率低的主要原因: 一是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明显。 平均含量由 1980 年的 2.4%下降 至 2007 年的 1.9%,70%的耕地土壤有机质严重缺乏。 尽管近年来 实施土壤有机质提升行动, 有机质含量有所回升,达 到 2.3%,但仍只达到美国、欧盟、日本等国家的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 4%至 5%的一半。 二是土壤养分比 例失衡加剧。全省缺钾土壤面积扩大,程度加深,缺钾面积比例由 1981 年的 19%上升到 2007 年的 65%; 土壤有效钾平均含量由136 毫克/公斤下降至 103 毫 克/公斤,近 30 年间降幅高达 25%;土壤硼、锌等微量 元素缺乏面积达 4000 多万亩,缺乏程度越来越严重。 土壤有效磷含量虽有一定程度上升,但因施肥不合理造成区域分布不平衡,粮油主产区缺乏,而城郊菜地则明显过量。三是土壤酸化趋势明显。据统计,全省土 壤 pH 值低于 5.0 的强酸性土壤面积为 446.51 万亩, 占全省的 8.32%,pH5.0 至 5.5 的酸性土壤为 729.92 万亩,占全省的 13.61%,两者合计面积达到 1176.43 万亩,占全省的 21.93%。 四是农民施肥方式不当。 主要表现在:撒施、表施、“一炮轰”等现象普遍存在,机械深施、精确施肥技术普及率不高。 五是有机肥资源 没有得到充分利用。 近年来,我省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,加上农业比较效益低下,劳动力向城市转移,农业劳动力进一步稀缺, 传统农家肥逐渐退出历史舞台: 绿肥种植面积消失殆尽, 秸秆露地焚烧普遍存在,畜禽粪便肆意排放等,使得有机肥资源白白流失,增加了农业面源污染。

减少不合理施用化肥

化肥是作物的营养品,而不是毒药,研究表明,肥料对粮食生产的贡献率在 40%以上,不施肥粮食就要减产甚至绝收。农作物生长发育的每个阶段都需要养分,而土壤中的养分是有限的,作物带走的养分要靠施肥来补充。肥料有很多种类,减少了不合理的化肥, 要通过施用有机肥等肥料来补充、替代。 一方面要通过施肥来确保作物高产稳产,另一方面又不能施的太多太滥,施多了造成浪费,还带来环境污染。化肥长期滥用滥施,最终会降低土壤的理化性状,致使土壤板 结、酸化、地力下降等现象,造成土壤什么都种不成、 什么也长不了的恶果。 提倡化肥减量,就是要减少不 合理施用的那部分,减少浪费的那部分。

精、调、改、替

必须牢固树立增产施肥、经济施肥和环保施肥的理念,深入推进科学施肥,加快转变施肥方式,全面开 展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,减少不合理化肥投入,实施 有机肥资源化利用,走高产高效、优质环保可持续发展之路。 要围绕以“精、调、改、替”四字方针为核心的技术路线做文章,重点在“四推一提”上下功夫。 “精”:精准施肥,深入推进测土配方施肥。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,创新服务方式,拓展服务内容,在更大规模和更高层次上推进测土配方施肥。一是拓展实施范围。 在继续做好粮食作物测土配方施肥的同时,扩大设施农业及蔬菜、果树、茶叶 等经济园艺作物应用,基本实现主要农作 物测土配方施肥全覆盖。 二是推进农企对接。 加强农企合作,充分调动肥料企业参 与测土配方施肥的积极性,采用“按方抓药”、“中成药”、“中草药代煎”、“私人医生”等四种模式推广配方肥。 三是创新服 务机制。 积极探索公益性服务与经营性服务结合、政府购买服务的有效模式,支持专业化、 社会化测土配方服务组织发展, 向农民提供统测、统配、统供、统施的“四统一”服务。利用现代信息技术,助力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。 “调”:调整化肥结构,大力推进新肥料新技术应 用。一是加强技术研发。协调科研、教学、推广、企业力 量,依托产学研推相结合研发平台,重点开展作物高产高效施肥技术研究,速效与缓效、大量与中微量元 素、有机与无机、复合功能微生物、科学合理配方等肥 料新产品研发。 二是加快新产品推广。 示范推广配方肥、商品有机肥、有机无机复合肥、缓控释肥料、水溶 性肥料、叶面喷施肥料、功能微生物肥料、复合微生物肥料、土壤调理剂等新型肥料,加快淘汰低含量单质肥料品种,不断提高肥料利用率。 三是集成推广高效施肥技术模式。 结合高产创建和绿色防控模式攻关, 按照土壤养分状况和作物需肥规律,分区域、分作物集成推广高产高效施肥技术模式。 “改”:改进施肥方式,示范推进肥料施用新技术应用。充分发挥种粮大户、家庭农场、专业合作社等新 型经营主体的示范带头作用,强化技术培训和指导服务,大力推广先进适用技术,促进施肥方式转变。一是推进机械施肥。 按照农艺农机融合、基肥追肥统筹的原则,因地制宜推进化肥机械深施、机械追肥、种肥同播等技术,减少养分挥发和流失。 二是推广水肥一体化。结合高效节水灌溉,示范推广滴灌施肥、喷溉施肥 等技术,促进水肥一体下地,提高肥料利用效率。三是 推广适期施肥技术。 合理确定积肥施肥比例,推广因地、因苗、因水、因时分期施肥技术,因地制宜推广小 麦、水稻叶面喷施和果树根外施肥技术。 四是推广化肥深施技术。结合翻耕整田,将基施化肥翻压深耕,减少化肥,尤其是氮的挥发损失。“替”:替代部分化肥,充分推进有机肥资源合理利用。 积极探索有机养分资源利用的有效模式,加大 支持力度,引导农民合理施用有机肥。 一是推进有机肥资源化利用。支持规模化养殖企业利用畜禽粪便生 产有机肥,鼓励和引导农民积造农家肥,推广应用商品有机肥,支持农民增施有机肥。 二是推进秸秆养分还田。禁止焚烧秸秆,大力推进秸秆粉碎翻压还田、快速腐熟还田、过腹还田和旱作盖草还田,研发应用秸秆粉碎、腐熟剂施用、土壤翻耕、土地平整一体化操作机械,使秸秆取之于田、用之于田。三是因地制宜种植 绿肥。 充分利用冬闲田,实行养地作物与用地作物轮 作,推广种植冬绿肥、秋绿肥和经济绿肥。在有条件地区,引导农民施用根瘤菌等具有固氮作物的微生物肥 料,促进花生、大豆和紫云英等作物固氮肥田。

同时。 狠抓《耕地质量保护条例》落实,提高耕地质量水平。 《省耕地质量保护条例》 已经实施 2 年,要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,开展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,以地力培肥、土壤改良、养分平衡、质量修复等措施为主要内容,着力提升耕地内在质量。 合理施 用石灰、土壤调理剂改良酸化土壤和补充土壤有效钙, 控制污染源及重金属等污染物排放,灌溉达标农田用水,施用达标肥料,通过生物吸收富集与活性碳吸附等措施修复重金属污染。 通过不断提高耕地基础生产能力,确保在减少化肥投入的同时,提高农产品品质,保持农业和粮食生产的稳定发展、可持续发展。